热词·全球格局 | LG、SKI、SDI、松下打卡了哪些国际市场?
发布时间:2020-01-14 14:57:59
关键词:动力电池锂电池

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市场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发展态势,二三梯队电池企业为了在行业洗牌中存活,一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头部企业,则在“买买买、扩扩扩、圈圈圈”的魔性节奏中停不下来,储备原材料、扩充产能、绑定优质客户……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逐步向头部集中,且头部效应愈发显著。


SNE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全球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为89.2GWh,得益于1-7月期间装机量的快速增长,整体增长率已超过34%。其中,中国市场占据了55.22%的市场份额,欧洲和美国市场分别占据20.99%和16.61%,其它地区仅占7.18%。

中国市场的发展变化对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2019年5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文件,明确表示从6月21日起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我国动力电池产业最后的“保护层”被撕开,外企陆续加入战局,“游戏规则”的改变也让我国动力电池市场步入了全新的竞争阶段。LG、SKI、SDI、松下等全球知名动力电池企业蓄势待发,争先恐后地打卡中国市场,以期在巨大的增量空间下,分得更多的“蛋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2019年这些巨头企业在华布局的具体情况:

LG:

2019年年初,LG宣布将在2020年前增资1.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2.36亿元)用于扩大其在中国投建的两座电池工厂的规模,两家工厂将各获得6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6.18亿元)的投资。

同年6月12日,LG化学宣布与上海华普国润(吉利汽车控股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从事生产及销售电动汽车电池。据悉,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88亿美元(约合13亿元人民币),双方各出资50%,项目达产后将形成10GWh的生产能力。

同年11月,LG化学南京动力电池一期项目实现量产。项目规划建设电极、电芯生产线23条,其中动力电池产线16条、储能电池产线3条、小型电池产线4条。预计该项目将在2023年全面达产,年产动力电池32GWh,其动力电池产品主要供应现代汽车、沃尔沃、通用、克莱斯勒、雷诺等汽车厂商。

与此同时,2019年LG在上游材料等方面分别与天齐锂业、华友钴业、恩捷股份、赣锋锂业、格林美等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建立了深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斩获了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合作订单。LG这套组合拳打的可谓是“稳、准、狠”,在中国市场的战略版图已见雏形,而其能够快速地深入中国市场,品牌优势和技术实力都是不容小觑的。

SDI:

2019年6月24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三星SDI控股)扩建120Ah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项目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的信息。信息显示,该项目将建设一条540万块120Ah动力电池生产线,一条540万块37Ah动力电池生产线,项目总投资50亿元。

同年7月25日,三星环新的股权变更为环新集团持股35%,三星SDI持股65%,西安高科正式退出,SDI一举成为三星环新的第一大股东。业内人士表示,为进一步强化主导权,未来SDI或将成为三星环新的唯一股东。

显然,SDI通过加强对合资公司的管理控制,期望在华发展规划中能够享有更多的主动权,并保证在产能扩充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工作能够更加顺畅推进,由此我们也看出了SDI重回中国市场的自信。

SKI:

2019年9月,SKI拟与亿纬锂能签署《合资经营合同》,合资建设20-25GWh的动力电池项目,以积极推进双方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发展。

2019年12月,SKI宣布计划投资1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82亿元)在江苏省盐城建一家电动汽车(EV)电池制造厂,这将成为SKI在中国的第二家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厂。此前,SKI在江苏省常州市还有一家动力电池厂,产能规划为7.5GWh,其中项目一期已于2019年12月5日正式竣工投产,产出的NCM811软包电池,将为北汽新能源高端品牌ARCFOX配套。

同时,在上游供货方面,SKI在2019年3月与天齐锂业旗下子公司TLK签订了供货协议,约定单一年度氢氧化锂产品基础销售数量合计约占TLK位于澳洲奎纳纳地区的氢氧化锂建设项目达产后年产能的20%-25%。

庞大的中国市场,俨然已成为SKI心中的“风水宝地”,在此基础上,SKI正在中国建立越来越多的合资公司。相较于三星SDI和LG化学的布局来看,SKI的投资布局显得更为激进,由此可见SKI迫切想要打破当前的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格局的愿望以及提升其市场地位的决心。

松下:

2019年年初,松下宣布计划将其中国工厂(大连)的动力电池产能提升近一倍,并计划斥资“数亿美元”为中国电池工厂新增两条生产线,建成后产能预计将增加80%。据悉,该工厂投资约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9.6亿元),目前已实现量产供货,产能接近5GWh,可满足20万辆电动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其生产的方形动力电池将主要供货给北美和中国市场。

在市场逐渐放开的趋势下,如LG、SDI、SKI、松下一般的知名外资电池企业不仅重返中国市场,还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市场布局。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也将走出舒适区,与外资企业展开正面较量,巨大的压力下,我国动力电池市场也将面临更加残酷的洗牌。

随着外资企业在华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未来将进一步挤压同价格区间内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的生存空间,即便是如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样的巨头也不可避免。但换句话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真正的对手或许从来都不是这些新入战局的外资企业,而是在“温水”中惬意已久的自己吧?而此时外企入局正是最好的时机,大举扩产下也将形成良好的“鲶鱼效应”,为我国整体动力电池市场带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而未来我国动力电池市场将形成怎样的格局,还需要时间和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作者: 谢鑫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