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中国网 5月16日深圳讯】低空经济近两年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直接拉动对高安全、高比能、高功率、超快充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成为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新引擎。
现阶段,飞行器电池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运营,即将开启万亿级空中交通的“电池革命”。需要提及的是,由于低空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飞行器电池产业及低空经济领域,仍面临多重机遇和挑战。
作为全球顶级电池行业盛会,CIBF2025于5月1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同日,以“飞向绿色未来”为主题,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指导,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联合电池中国网共同主办,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电动航空及下一代电池技术(CIBF2025深圳)交流会”,也在CIBF2025展馆内同期召开,为期2天。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交流会是在CIBF期间,首次聚焦电动航空及下一代电池的主题技术交流会。这也意味着,在电池行业,已将飞行器电池确立为战略级技术突破和应用的又一重要方向。
图为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致辞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在致辞中表示,今天(5月15日)开幕的CIBF2025展会,覆盖15个展馆,参展商超3200家,展览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截至当天中午,观展人数已迅速突破10万人次,预计(为期3天的展会)参观总人数将超40万人次,在参展企业规模、展览面积、观展人数等方面,今年(的展会)均刷新CIBF历史纪录。
王泽深指出,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相比,电动航空领域对动力电池的要求更加严格,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加快解决电动航空电池技术难题、产业发展瓶颈和供应链障碍,从而推动电动航空产业快速发展,也让中国适航级电池在全球竞争中率先“起飞”。未来,希望携手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实现三个“不允许”:不允许技术孤岛现象妨碍协同创新;不允许标准滞后限制产业的快速发展;不允许资源限制阻碍绿色未来的到来。
图为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理事长/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成致辞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理事长/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成通过视频致辞时指出,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亿纬锂能在电动航空领域展开前瞻布局,深度解构低空场景下的多维需求,已构建全系列电池系统解决方案,并在2024年10月率先获得AS9100D体系认证,为航空安全化提供保障。刘金成表示,电动航空前景广阔,也挑战重重。在“双碳”战略和“低空科技”交汇的历史坐标上,“愿我们以技术创新为经纬,以产业协同为纽带,共赴绿色翱翔新纪元。”
图为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电池中国网创始人、CEO张雨致辞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电池中国网创始人 CEO张雨在致辞中表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民用航空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信息已达600余家,备案产品1800余种,产品数量超过170万架。电动航空产业的发展为电池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技术挑战。电池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的突破、产业链的协同,这需要产业同仁共同努力,推动产业发展。
图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成会明作主旨发言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成会明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固态电池最重要的是固态电解质,因为正负极材料和现在的液态电池变化并不大。现在行业研究的固态电解质大概有四类:以无机为主的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以及有机为主的聚合物,这四类材料各有优缺点。成会明指出,一定要善于利用人工智能突破固态电解质的技术瓶颈。
图为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通用航空产业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邹海宁作主旨发言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通用航空产业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邹海宁,梳理了电动航空电池的发展历程,并就行业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应对策略。邹海宁指出,电动航空器(EA)的顶层需求,是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的又一强大牵引力,而电动汽车(EV)动力电池技术是电动航空器(EA)动力电池技术的基础之一。随着政府、市场、技术、公共服务等跨行业协作,将为电动航空产业繁荣提供有力保证。
图为SES AI创始人兼CEO胡启朝作主题演讲
据SES AI创始人兼CEO胡启朝在演讲中指出,传统电池材料研发周期以10年为单位,非常长,不适合当前新能源电池快速迭代。SES AI通过分子宇宙理念和模型,通过计算模拟、数据训练和实验验证,重构研发流程,大幅缩短先进电池材料开发周期,加快前沿电池技术落地。据胡启朝透露,目前SES AI基于分子宇宙,已经在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硅负极材料领域实现具体突破。下一步,公司会将分子宇宙模型在上海进行数据训练,助力国内低空电池新材料、新技术开发进程。
图为国家化学与物理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余华强作主旨发言
国家化学与物理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余华强指出,低空经济在我国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低空飞行器很重要的发展方向是电动化,电动飞行器对电池的安全性要求,超过电动汽车对电池的要求。余华强指出,飞行器电池的比容量在未来会有进一步提高,目前飞行器电池的标准没有充分反映应用场景,且当前缺乏合适的母标准。
图为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副院长熊需海作主旨发言
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副院长熊需海介绍了电动航空发展机遇、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与突破。他表示,电动航空领域现阶段主要面临技术瓶颈亟待突破、适航认证与法规相对滞后、低空管制、资金困境等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熊需海充满信心地说道,目前,尽管电动航空前路仍有荆棘,但有理由相信:绿色航空的梦想,终将在政策、技术与市场的共振中照进现实。
图为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研究院院长李伟作主题演讲
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研究院院长李伟,向与会代表分享了赢合科技利用先进的智能装备,助力电池行业绿色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李伟指出,锂电制造智能装备主要从提高生产效率、节能、产品可靠性、一致性的角度,赋能下一代电动航空和动力电池制造。赢合科技始终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紧跟前沿工艺,结合客户需求进行设备开发。
图为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研发院院长姜蔚然作主题演讲
据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研发院院长姜蔚然介绍,孚能科技eVTOL电池已获4家国内外企业定点,其还与多家电动飞机企业保持技术交流。目前,其已量产的第一代eVTOL半固态电芯能量密度为275Wh/kg-285Wh/kg;其第二代产品即将小批量投产,能量密度为310Wh/kg-350Wh/kg;其正在研发的第三代eVTOL半固态及全固态电芯,目标能量密度400Wh/kg。孚能科技已布局氧化物/聚合物、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并采用其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宽温域、长寿命、高质量标准的“6H科技”。
图为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电芯研发总监刘微作主题演讲
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电芯研发总监刘微表示,针对eVTOL场景,瑞浦兰钧已推出问顶®50Ah三元锂电池。该款电池采用瑞浦兰钧“问顶”技术、高能量密度高安全化学体系、极致轻量化方型结构设计,在能量密度、放电倍率、循环寿命、安全性等关键性能上表现突出。今年4月,其与御风未来已达成战略合作,将为后者全球eVTOL飞行器项目,提供定制化高镍电池解决方案,从电芯到系统,为御风未来产品性能及适航认证提供全面支持。
图为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谢嘉作主题演讲
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谢嘉在演讲中指出,人类探求驾乘飞行汽车翱翔蓝天的梦想一直没停止,最近几年在宏观政策和技术两大因素驱动下,条件逐渐成熟。其中“三电”技术的成熟,是最关键的一步。峰飞自主研发电机、电控,并与业内电池龙头公司合作,“包括自动飞行控制技术日益提升,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逐渐被广泛使用,这些都促成了行业在下游的爆发发展。”
图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先进电池研究院副总经理杜长虹主持会议
此次交流会开幕式由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先进电池研究院副总经理杜长虹主持。他表示,此次交流会的举办恰逢其时,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指明了未来努力的方向,同时,各机构、企业代表所分享的新技术、新产品,也为业界企业带来更多启发。
图为会议现场
5月15-16日,此次交流会将举办多场主题论坛,来自全球多家行业机构和产业链的专家学者、产业链主流企业负责人等数百位嘉宾参会。
会议围绕“低空经济,行业发展新引擎”“下一代电池创新技术与产业化”等行业热点话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促进动力电池技术不断创新,助力低空产业“扶摇直上”。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