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宁德时代为首的锂电产业链企业曾掀起一波赴港上市的热潮。彼时,包括中伟股份、双登集团、海辰储能、格林美、先导智能、晶澳科技、思格新能源等在内的国内多家锂电产业链企业,均传出即将赴港上市的消息。
电池中国注意到,近期锂电行业又迎来新一波IPO热潮,多家锂电企业更新了其上市进展。
01
亿纬锂能、欣旺达相继宣布赴港上市
6月的最后一天,港交所披露亿纬锂能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此次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亿纬锂能匈牙利项目建设、马来西亚项目第三期建设、运营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据申请书介绍,亿纬锂能匈牙利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27年投产,规划产能为30GWh,计划生产的主要产品为46系列大圆柱动力电池。与此同时,亿纬锂能在6月27日宣布,拟以自有资金、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或自筹资金不超过86.54亿元,用于马来西亚新型储能电池项目,据此看来,如果其上市顺利,则将会有大量资金来为该项目“输血”。
紧随其后,7月1日,欣旺达也发布公告称,为深入推进其全球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及综合竞争力,助力公司长远发展,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资料显示,欣旺达深耕锂电领域30年,于2011年在创业板上市,主要从事锂电池电芯、模组、Pack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产品包括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数据显示,2024年欣旺达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18.8GWh,全球市场份额2.1%;储能系统装机量8.88GWh,同比实现翻倍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两家锂电头部企业,均提到赴港上市的目的是“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并且目前国内已有多家锂电产业链企业向港股IPO发起冲击,既有谋求“A+H”布局者,亦有融资换道者。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港股凭借国际化资本渠道和宽松的融资环境,正成为锂电企业突破内卷、加速海外扩张的战略“跳板”,未来国内锂电行业赴港上市的队列有望持续扩大。
02
A股IPO市场迎来“受理潮”
事实上,今年不仅是港股IPO迎来热潮。6月以来,A股IPO政策也有所放宽,久违的“受理潮”又出现了。据了解,IPO受理数量在6月份大增是一大常态,这与财务数据更新、IPO流程完成等有关,同时在多轮政策叠加下,IPO市场逐步有所回暖。
例如,6月18日监管层推出“1+6”政策措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提出设置科创板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同时推出了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等举措;创业板也将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2024年A股IPO阶段性收紧,而如今逐步回暖,国家政策对科技及创新行业的支持在进一步加深。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政策有助于改善一级市场与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增强相关从业人员的信心和对未来的预期。
近期,A股市场也掀起了锂电企业冲击IPO的小高潮,三大交易所均有新增受理。
例如,6月28日,电科蓝天的科创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拟募资15亿元。据了解,该公司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旗下企业,主要从事电能源产品相关服务,产品涵盖宇航电源、特种电源、新能源三大板块。
6月26日,青山控股旗下聚焦户储及光伏逆变器业务的麦田能源,在深交所创业板IPO获受理。据悉这已是其第三次冲击资本市场,拟募资16.16亿元,将主要用于扩大产能及技术研发。其一旦成功上市,将紧随艾罗能源、首航新能之后,成为户用光储领域的又一家资本市场新贵。
6月22日,高特电子的创业板IPO申请获得深交所受理,据了解,其产品覆盖大储、工商储、户储等多个储能细分领域,此次上市拟募资8.5亿元。如果成功上市,该公司将有望成为A股首个以BMS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6月19日,尚水智能的创业板IPO申请获深交所受理,拟募资5.87亿元,其主要方向为电池极片制造等相关设备的研究开发,产品用于锂电、钠电、新材料等行业。
此外,包括联合动力、安徽新富科技、理奇智能、固德电材等多家锂电产业链企业,近期均更新了其各自A股上市的进展。
专家分析认为,当前市场上不少技术突破大、前景好的未盈利企业,有望借政策东风上市。近年来,由于A股IPO收紧,多家转到港股上市的科技企业,未来也可以回归A股,如果相关政策支持到位,一级市场也会持续不断地培养出符合IPO要求的优质创业企业。
未来,伴随上述锂电产业链企业的成功上市,中国锂电业将进一步巩固在全球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将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2025年11月,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和电池中国网联合主办的“第十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5)”【点此查看会议介绍】将在上海召开,峰会以“全球供应链‘区域化’新时代”为主题。
会议将邀请政府主管部门相关领导,多国驻华使领馆/机构官员,国内外院士、业界专家和行业机构代表,及国内外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企业主要负责人,就如何构建全球电池供应链、价值链新体系,以及电池全新技术及应用进展等进行深度研讨交流,助力和推动全球电池产业链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敬请关注!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