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半固态、全固态电池已成为整车、电池企业竞逐的新技术高地。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半固态、固态电池的关键材料,固态电解质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正在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行业机构预测,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半固态、全固态电池产品力将逐渐显现,到2030年,半固态电池市场渗透率有望达到40%,全固态电池渗透率将达到10%。
据电池中国了解,蓝固新能源作为业内率先实现半固态、全固态电解质量产的企业之一,目前产品已经开始批量出货。
为跟踪固态电池关键材料技术进展,了解企业发展近况,研析产业发展困境,为国家部委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产业第一手信息,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联合电池中国网,开展的“创新推动·纵深推进——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链调研”,近日启动固态电池产业化主题调研,走访国内固态电池产业链各环节企业。
图为调研组一行与蓝固新能源相关负责人合影
日前,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电池中国网创始人CEO张雨等调研组一行,来到蓝固(常州)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蓝固新能源”)实地走访调研,与蓝固新能源董事长李立飞、研究院院长周龙捷等企业相关负责人,围绕目前在半固态/全固态电池研发中遇到的技术痛点、产业化进展、企业产能布局,以及市场趋势等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交流。
据悉,蓝固新能源成立于2021年,总部位于江苏省溧阳市,目前下辖江苏蓝固、蓝固(淄博)两家生产型子公司,公司定位是成为新型电解质材料的高科技企业。
近年来,依托深厚技术积累,并通过资源整合、自主研发,蓝固新能源已逐步具备为客户定制开发和提供整体新型电解质材料解决方案的能力。
图为蓝固新能源董事长李立飞参与座谈交流
据李立飞介绍,蓝固新能源通过“液态电解质-混合固液电解质-固态电解质”的技术路线,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关键原材料自我配套,目标是打造成以液态电解质为基础,混合固态电解质为核心,全固态电解质为亮点的电解质材料龙头企业。
截至目前,蓝固新能源已经具备固态电解质、原位固态化电解质和锂电、钠电新型电解液等全方位产品供货能力。
近年来,全固态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已经受到多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座谈中,李立飞透露,蓝固新能源承担了国家部委氧化物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等两个技术路线课题的研究。
李立飞表示,得益于该公司先进的固态电解质技术和优质的产品,以及在业内率先具备规模化产能供货优势,近年来有600多家下游客户与该公司合作,其产品已经在多家头部电池企业得到应用。
在产能布局上,蓝固新能源目前已经布局了山东淄博、江苏溧阳两大生产基地。
图为调研座谈现场
2022年,江苏基地率先建成业内首条千吨级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生产线,并完成技术验证;2024年4月,其淄博基地5万吨级原位固态化电解质及锂电/钠电新型电解液产线投产,产能跃升一个数量级,品类同步扩展;2025年3月,其启动江苏万吨级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产线建设,锁定下一代氧化物路线规模优势;2025年6月,其江苏基地百吨级全固态电解质产线投产,率先完成从实验室到规模化生产的闭环,实现全技术路线的商业化落地。
“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方面,我们目标是快马加鞭将现有产能提升至万吨左右。”李立飞表示,这是基于客户对半固态、全固态电池电解质未来确定性需求的反馈,以及未来几年半固态、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前景的判断,“预计未来几年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在各种类型半固态电池中的需求,也将达到万吨级别。”
据李立飞介绍,未来规划将其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现有百吨级产能,扩大到千吨级甚至万吨级,项目选址目前也在筹划中。
未来,随着蓝固新能源固态电解质产线的建成投产,一方面可以满足市场对固态电解质的大规模需求;另一方面将推动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作为业内一家拥有完全自主研发能力和首批实现固态电解质规模化量产能力的电解质龙头企业,蓝固新能源近年来已经受到资本的高度关注,截至目前,其已完成三轮融资。
图为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电池中国网创始人CEO张雨参与座谈交流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电池中国网创始人 CEO张雨表示,蓝固新能源在固态电解质领域的全面布局与产业化应用,将推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落地,半固态、全固态电池正在成为各电池、材料企业研发的重点方向之一,在政府、产业、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相信未来几年半固态、全固态电池技术的产业化将会快速到来。
此外,张雨还就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的发展历程、主要职能、分会的重点工作等进行了简要介绍。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