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中国网 7月7日 嘉兴讯】全极耳大圆柱电池是近年来行业企业关注的热点,全球众多车企和电池厂商都在积极布局,其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速。据东北证券预计,2025年全球46系列大圆柱电池装机量有望达到255GWh。根据华泰证券估算,预计2027年全球大圆柱电池装机量有望达到429.0GWh,对应总体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
今年以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联合电池中国网,开展了“创新推动·纵深推进——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链调研”主题活动。日前,调研组一行来到蓝京新能源(嘉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京新能源”)进行实地走访调研。
图为调研合影
调研组一行与蓝京新能源总经理何伟、CTO冯树南、工业技术总监王记球等企业相关负责人,围绕全极耳大圆柱电池领域相关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交流。
图为蓝京新能源总经理何伟参与调研
据介绍,蓝京新能源成立于2021年,总部位于嘉兴秀洲区,公司创始人团队具备丰富的车规级电池制造的实战经验,主要股东包括红杉资本、HKX、深创投、华睿资本、清流资本等。该公司致力于成为先进化学电源的商业化领跑者,主营产品聚焦于全极耳大圆柱电池,包括4680、4695等系列动力、储能、低空电池研发与制造。
图为蓝京新能源CTO冯树南参与调研
蓝京新能源高度重视技术研发,截至目前蓝京新能源已经取得各种专利成果215份,其中发明专利51份,PCT海外专利8份,覆盖材料、结构、工艺装备等全技术链。
图为蓝京新能源工业技术总监王记球参与调研
在资质及荣誉方面,蓝京新能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嘉兴市级研发中心、2024年毕马威新能源科技企业TOP50、2023年碳中和创新企业TOP30、2023年深圳市创新南山新能源行业二等奖、2024浙江最具投资价值创新企业、2024年秀洲区首批“新秀计划”储备企业、2025年浙江未来独角兽企业TOP100。
在产品方面,蓝京新能源拥有40系、46系、66系等诸多产品矩阵,所有产品均以No-TP(无热蔓延)为前提,具备高安全性的基础特征。
其中,该公司首排产品长寿命型(4000次以上)IFR40135规格系列产品已经实现量产,主要应用于移动储能、机器人、电动工具、轻型电动车、备用电源等领域。
据透露,该公司的IFR46120规格产品预计今年10月量产,主要应用于户用储能、电摩、12V/48V车用电源等领域;IFR66120规格产品预计2026年量产,主要应用于新能源乘用车、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等领域。
高能4695规格产品(能量密度>320Wh/kg)预计2026年Q4量产,主要应用于新能源乘用车、eVTOL和具身机器人等领域。
图为调研组一行参观产线
在制造方面,蓝京新能源全极耳大圆柱电池采用领先的切叠工艺,不同于传统大圆柱电池的揉平工艺。切叠工艺具备更高集成度、更高一致性的加工特点,适用于实现“高能量、长循环、高安全、高一致性”的高技术质量指标的电池产品。
在产能方面,蓝京新能源目前已经建成嘉兴工厂一期1.5GWh产能,二期4.5GWh量产线正在筹建中,预计到2027年,该公司产能或将超过10GWh。
“公司采取差异化竞争的产品策略,近年来市场对全极耳大圆柱电池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公司对大圆柱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何伟表示,从中长期来看,蓝京新能源将匹配市场订单和业务进展,快速标准化拓展产能及全球化布局。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助理/电池中国网市场总监吴明善,电池中国网摄制中心主任胡基文,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行业研究中心主管/高级研究员杜从从,电池中国网资深编辑金东参与调研座谈。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