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国家税务总局曝光了“新三样”领域2起偷骗税案件,这是税务部门首次对该领域的违法案件进行披露。这也警示任何试图以偷骗税损害税收公平、破坏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都将受到严惩。
消息显示,此次被曝光的第一起案件,是由国家税务总局宜春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依法查处的江西南氏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骗享税费优惠案件。经查,2021至2023年间,该公司通过扩大研发人员范围,将非直接从事研发工作的人员工资费用668.22万元,纳入其研发支出进行申报,违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费优惠。同时,该公司还存在其它少缴税款的违法行为。
2025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宜春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对其作出追缴税费、罚款共计571.9万元的处理处罚决定,并依法加收滞纳金。
此次被曝光的第二起案件,是由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查处的一起“新三样”领域犯罪团伙虚开发票,骗取出口退税案件。经查,2019年至2022年间,以林嘉阳为首的骗税团伙为获取非法利益,通过操控深圳市道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从上游虚开由该团伙控制的新能源公司取得品名为“铅酸蓄电池”的发票后,虚构生产加工假象,将不能退税的“铅酸蓄电池”,以可退税的“锂电池”名义出口,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1.49亿元。
2023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相关规定,追缴其骗取的出口退税款1.49亿元,并处1倍罚款。2025年4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判决,主犯林嘉阳犯骗取出口退税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被处罚金7000万元;其他18名涉案人员因犯出口骗税罪、虚开 增 值 税 专 用发票罪、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十一年六个月不等。
上述案件折射出“新三样”产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的税收治理痛点。前者通过虚增研发支出骗取税收优惠,后者以铅酸蓄电池冒充锂电池出口骗税,暴露出部分企业将政策支持,异化为其套利工具的投机心态。
业界人士指出,此类行为不仅导致国家税收流失,更扭曲了“研发投入-产业升级-税费优惠”的正向循环机制,以及锂电池的出口退税机制,有碍于行业公平竞争,并可能助长行业低价低质式“内卷”,从而扰乱市场秩序。
整体看,执法行动通过“查处一起,警示行业”的方式,将进一步维护正常的行业竞争秩序。而试图通过“伪创新”“狸猫换太子”等手段,进行税收套利的行为,终将面临法律的惩处。业界人士表示,行业企业需持续严守研发费用申报税收优惠红线,严格遵守锂电池出口退税政策,将合规经营打造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并将我国“新三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优势,转化为引领国际市场的新动能。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