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场消息,韩国政府近日表示,今年其将推出总额为45.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349.54亿元)的支持计划,以增强其供应链弹性。结合低利率融资和公私基金,将重点支持电池、半导体和关键矿产等关键产业。
其中,包括来自供应链稳定基金(Supply Chain Stabilization Fund)的10万亿韩元、韩国进出口银行(Export-Import Bank of Korea)的13.3万亿韩元、韩国产业银行的18万亿韩元和韩国中小企业银行(Industrial Bank of Korea)的4.5万亿韩元。
此外,韩国政府还将推出两支公私投资工具:一支规模为1.8万亿韩元的基金,将专注于龙头企业;另一支规模为6,000亿韩元的基金,则主要针对材料、零件和设备领域的中小企业。
据悉,这些措施将优先考虑对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的行业,包括电池、芯片、关键矿产、能源等行业。
从电池行业来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中,韩国电池三巨头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节节败退。
这三家企业合计装机量为82.8GWh,合计市占率为16.4%,较去年同期下降5.4个百分点。
有分析指出,韩国电池企业这一颓势,主要源于其所面临的三重挑战:技术路线选择偏差、成本竞争劣势,以及市场布局失衡。
技术层面,韩国企业长期过度依赖三元锂电池,对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布局滞后。当全球动力、储能等领域积极“拥抱”磷酸铁锂电池时,其产品在以中国电池企业为主导的市场中,很快就失去了其原有的竞争力。
成本控制方面,资料显示,目前韩国企业电池制造成本高出中国企业30%左右,这也成为其主要发展瓶颈之一。
市场布局方面,韩国企业主要依赖欧美市场,在当前各国政策、供应链博弈背景下,可能加剧其市场布局失衡风险。
可以看到,韩国政府此次推出的支持计划,包括应对其电池企业全球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的举措。其中,在电池和关键矿产领域的布局,直指新能源汽车、储能等全球能源转型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该计划中专门设立的6000亿韩元基金,将用以支持材料、零件和设备领域的中小企业,这也显示出韩国对供应链本土化的重视。
业界人士表示,上述战略能否奏效,将取决于韩国企业能否在技术迭代速度与市场实际需求之间建立新的适配机制。当前全球电池产业已形成以中国企业为主导的格局,韩国企业若不能完成战略重构,或将面临进一步被边缘化的风险。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