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场消息,近日,刚果(金)战略矿产市场监管局在发送给媒体的声明中表示,刚果(金)钴出口配额制度将于10月16日起生效,大致是将根据每家公司在截至2024年底的前三年内的出口综合情况,按比例计算。
该监管机构在稍早前的9月就曾表示,今年剩余时间内,矿商将获准出口略高于18,000吨钴,2026年和2027年每年出口量最多为96,600吨。
这样一来,未来两年中,其每年许可的出口量,根据相关资料,还不到该国2024年产量的一半。该声明概述了各公司在今年剩余时间内可以出口的钴的数量,并表示12月的配额将自动续期,作为明年的月度配额。
消息显示,上述配额将全部分配给矿山及政府平台。按照月配额推算,2026年洛阳钼业将获得配额3.12万吨,盛屯(1680吨)、华友(1080吨)、紫金(1080吨)及中色矿(480吨)。
资料显示,刚果(金)是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国,2024年其产量约占全球总量(29万吨)的75%,达到22万吨。
今年2月,钴价跌至近九年来低点,该国因此暂停钴出口,并于今年6月宣布延长钴出口禁令。
刚果(金)方面曾表示,该配额制度旨在削减积压库存、稳定国际钴价。其战略矿产监管局还透露,未来当地10%的钴产量将预留,用于其国家战略项目。配额可根据市场价格变动,或本土冶炼产能的提升,进行灵活调整。此外,该监管机构有权回购超出企业季度配额范围的钴库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布的钴出口配额,所有冶炼厂均没有获得配额,对于在当地布局的中国企业而言,矿端配额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市场方面,上述钴出口配额,或使钴市场逐渐从产能过剩向供应紧张反转,相关矿企或以保供大客户为主,散单供应或将收缩。
钴作为三元电池重要的原材料之一,中国企业一直在前瞻性布局,以保障供应。实际上,除了刚果(金),青山集团、华友钴业等中企,还在印尼等国家进行钴矿及冶炼的布局,以削减对刚果(金)钴资源的依赖度,未来这也将助力稳定中企钴供给,提高锂电产业链韧性。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